(網經社訊)在新疆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顯示屏上,一條條紅色運輸線路數據把東莞、昆山、杭州等城市連接到阿拉山口,又以阿拉山口為起點輻射到波蘭、匈牙利、比利時等歐洲國家。
曾經以“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而出名的阿拉山口,借力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正成長為產業興起的邊貿新城。今年,新增跨境電商業務更是風生水起。
“今年綜合保稅區初試出口跨境電商業務收獲頗豐。”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蔡虎說。
自1月21日開展出口跨境電商業務以來,阿拉山口口岸出口包裹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數據顯示,阿拉山口口岸出口跨境電商包裹從0到破1000萬件,僅用時120天;5月份單月出口跨境電商包裹超1000萬件;至6月28日就完成全年預期2000萬件的目標,日均出口數量超過12.5萬件。
“亮麗數據的背后是區位優勢、優惠政策和阿拉山口創新‘慢空運’模式的疊加效應。”蔡虎說,通過搭建“阿拉山口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和“國際物流樞紐信息服務平臺”,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技術,為跨境電商企業構建了從華東、華南等貨源地倉庫,通過中歐公鐵聯運直達歐洲派送機構的一站式信息服務鏈。
同時,在綜合保稅區內建設有5000平方米跨境電商分揀清關中心,為跨境電商包裹通關“提速”。阿拉山口海關實施“清單驗放,匯總申報”模式,實行“7×24”小時預約式通關,與鐵路部門協同作業為口岸跨境電商業務開通快速通道。派駐企業聯絡員,實時掌握貨物物流及通關狀態,即到即辦、隨到隨驗,實現當天到達、當天驗放。
在這種模式下,跨境電商包裹全程只需要15天就可抵達歐洲,相比海運的39天,時間更短,而運輸費用只有空運的20%到30%。
跨境電商運營企業陽光捷通(北京)貿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輝說:“海關和鐵路部門聯手高效通關作業,可以更短的時間、更低的物流成本,將貨物送到歐洲,提升客戶體驗。”
目前,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已吸引了亞馬遜、易貝等一批國際知名電商平臺企業落地,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累計服務50多萬家電商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