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經社訊)為促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健康有序發展,規范工業互聯網標識服務,保護用戶合法權益,保障標識解析體系安全可靠運行,工信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于近日印發《工業互聯網標識管理辦法》,辦法含20個條款,將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隨著互聯網發展,消費互聯網向工業互聯網拓展延伸。在萬物互聯的工業互聯網中,每個物品、元器件,甚至每條信息都有其全球唯一的“身份證”,這個“身份證”就是標識。目前,工業企業廣泛使用標識標記各種物品,但不同企業和行業的編碼和解析方式不盡相同。主流標識體系包括Handle、OID、Ecode、VAA等。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需求日益迫切,需要建立一種兼容不同技術體系、能夠跨系統跨層級跨地域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
通過統一融合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企業或用戶可以利用標識訪問產品在設計、生產、物流、銷售到使用等各環節,在不同管理者、不同位置、不同數據結構下智能關聯的相關信息數據,是實現全球供應鏈系統和企業生產系統的精準對接、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務的前提和基礎。
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架構已實現從0到1的突破,建成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重慶五大國家頂級節點,南京、貴陽兩個災備節點加速建設,形成“東南西北中”布局,并與Handle、OID體系實現對接,面向全球范圍提供解析服務。上線二級節點數85個,覆蓋22個省(區、市)和機械、材料、石化、家電等33個行業,標識注冊量超過98億,連接企業超過9000家,日解析量超過800萬次。標識應用不斷深化,形成了智能化生產管控、網絡化生產協同、全生命周期管理、數字化產品交付、自動化設備管理等典型應用模式,成功打通物聯網設備、支付終端和標識讀寫設備等終端,公共應用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根據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技術體系發展現狀和標識解析體系建設要求,《管理辦法》將標識服務機構分為五類:一是根節點運行機構,負責建設和運營在境內的根服務器,提供跨境解析服務;二是國家頂級節點運行機構,負責建設和運營國家頂級節點服務器,提供境內標識解析和數據管理服務;三是標識注冊管理機構,負責面向工業互聯網提供標識注冊服務,涵蓋Handle、OID等標識體系;四是標識注冊服務機構,負責建設和運營二級節點服務器,面向企業或者個人提供標識注冊、解析和數據管理等服務,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五是遞歸節點運行機構,負責建設和運營遞歸服務器,旨在保障解析服務性能。
標識服務機構之間建立對接并同步數據,是實現標識解析體系統一管理、分級解析、安全管控的基本要求。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承擔了異構標識互聯互通、跨境交互安全可控、解析服務長效穩定的職責,是我國標識解析體系的核心樞紐。國家頂級節點運行機構與根節點運行機構對接將保障與國際接軌,提供全球標識解析服務;與標識注冊管理機構對接,將實現異構標識的統一解析,并為注冊信息的真實校驗提供基礎;與標識注冊服務機構對接,是實現分級管理、全網解析的關鍵。